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冯庄乡小寺村:文明乡风润心田 产业振兴绘新篇-中国文明网

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冯庄乡小寺村:文明乡风润心田 产业振兴绘新篇

发表时间:2025-08-19 来源:中国文明网
字体:
打印:

  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冯庄乡小寺村,宽阔整洁的村道纵横交错,一盏盏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,田间地头产业蓬勃发展,房前屋后绿意盎然,处处弥漫着文明和谐的气息。近年来,小寺村以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为抓手,通过健全治理机制、完善基础设施、发展特色产业,走出了一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同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。

  立规矩、聚人心,文明乡风蔚然成风

  小寺村立足实际,扎实推进文明乡风建设。

  制度革新破陋习。成立红白理事会、道德评议会、村民议事会等自治组织,制定《村规民约》《红白理事会章程》等制度,规范村民行为。红白理事会明确倡导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,通过制定具体标准,简化流程,有效遏制高额彩礼、厚葬薄养等不良风气,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。

  文化惠民润心田。高标准建设农家书屋,配备专职管理员,定期更新藏书种类,举办读书分享会,推动农家书屋真正活起来、用起来,成为村民学文化、长技能、强本领、致增收的“黄金屋”。目前,小寺村农家书屋藏书3500多册。组建8支志愿服务队,累计开展政策宣讲、科技科普、移风易俗宣传等活动60多场次,有效推动文明新风落地生根。用好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文化广场等文化阵地,实现知识普及与文化惠民双向发力和精准输送。

  活动浸润塑新风。常态化开展文体活动,举办文艺演出、组织体育比赛、开展趣味竞技,不断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。精心策划“我们的节日”主题活动,在春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,组织村民写春联、包粽子、做月饼。开展“好公婆”“好儿媳”“星级文明户”等评选活动,树立身边榜样,以家庭和睦促邻里和谐,推动形成尊老爱幼、互敬互爱的淳朴家风。

  小寺村开展“移风易俗扬正气 文明新风进万家”主题宣传活动。宁夏文明网供图

  强基础、优环境,美丽乡村焕发新颜

  小寺村紧扣绿色生态村建设方向,以道路硬化、庭院净化、村庄绿化、环境美化为目标,持续加强村容村貌建设。

  夯实基建惠民生。秉持“优先改善生活条件,抓紧完善基础设施”原则,先后完成卫生厕所改造47户,供暖改造28户,道路硬化4.8公里,太阳能路灯安装13盏,文化广场建设1100平方米,切实提升村民生活品质。

  整治环境展新姿。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,建立专职保洁队伍,定点设置分类垃圾桶,建立“定期清扫+常态维护”机制,推动村庄环境整洁有序。

  美化乡村添底蕴。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工程,在道路两旁、村民房前屋后等地种植花草树木,打造景观绿化带和“微花园”“微果园”。绘制文化墙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村规民约等内容生动呈现,厚植乡村文化内涵。

  兴产业、促增收,特色发展如火如荼

  村民在田地里收割农作物。宁夏文明网供图

  小寺村立足资源禀赋,大力发展特色产业。

  扩规强基稳产能。坚持将养殖业、种植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,全力扩大产业规模,筑牢乡村振兴产业根基。目前,全村肉牛存栏量扩至45头,朝那鸡养殖规模扩展到2300羽,生态猪存栏量扩至22头,冬小麦种植面积扩种至830亩,马铃薯、小杂粮、辣椒分别扩种至400亩、300亩、43亩。

  模式创新添动力。推行“党支部+合作社+公司+农户”模式,借助闽宁帮扶资金发展农业机械服务,购置现代化农业机械46台(套),成立农机服务队,为冯庄、草庙等5个周边乡镇提供“耕、种、管、收”一体化服务,进一步提高区域农业生产效率。

  延链增值拓路径。筹措资金建设330平方米农产品加工车间,对红花、黄芪等中药材进行初加工,推出土蜂蜜、小米等特色农产品礼盒,提升农产品附加值,为提高村集体和农户收入开辟新路径。

  如今的小寺村,文明风尚浸润心田,特色产业蓬勃发展,百姓生活美满幸福,一幅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
  供稿:宁夏回族自治区文明办 宁夏文明网

【责任编辑:姜丽】